【论文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以金融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为例,叙述了如何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情境式;能力本位;职业素养 目前,职业教育已经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高潮。职业教育必须探索新思路,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新型具有创造性的实用人才。本文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探讨与研究。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第一年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多数院校已采用项目化授课模式,以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包括WindowsXP基本操作、五笔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及网络基础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内容涉及面广,整体性不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 1教学现状 各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过程均在实训机房进行,学生每人一台机器,并通过局域网与教师机相连。每个机房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用于广播教学、个别辅导、学生演示、文件传送等师生交互活动。另外学校已有校园网、互联网连接为学生在浏览信息、下载资料和网上教学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各种需求。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情况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任务涉及面广,没有紧密结合学生主要就业的专业领域,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职业理念;项目完成主要是教师讲授完,学生再操作一遍,学生不能积极参与项目,缺乏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项目知识点多且杂,缺乏系统性;学生对课程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知识掌握效果一般。 2课程改革内容 2.1课程定位 通过对课程现状分析,并对课程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了分析。本课程的职业岗位定位是面向各行各业的信息处理工作,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提高学生信息化办公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主要岗位有计算机文员、办公室文秘和销售内勤等。计算机文员要求能够熟练操作Word、Excel等计算机应用软件,并负责相关文件录入、打印及传真;办公室文秘要求具有基本的公文写作知识,熟悉电脑操作并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而且热爱文字工作;销售内勤要求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能够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课程应用能力包括使用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文档处理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统计能力、项目汇报和演示能力以及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资源能力。 2.2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是训练学生在计算机综合应用方面的职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提升信息素养,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平台以及使用工具。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能够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及简单故障处理,正确使用键盘进行信息录入;能够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新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隐藏、搜索及创建快捷方式等操作;能够对Windows窗口进行移动、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等操作;能够使用控制面板设置Windows桌面属性、屏幕保护、显示属性、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等;能够熟练运用五笔字型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最终汉字输入速度达到60个/分钟以上;能够使用Internet搜索网络信息,并下载保存到本地存储器;能够下载并安装极品五笔、杀毒软件等常用软件;能够给Office文档进行加密保护;能够用Word排版常用文档;能够给长文档添加目录、页眉页脚等信息;能够熟练运用Word2003各种表格、图片、艺术字排版技巧;能够进行Excel行、列和单元格的添加、删除、隐藏等操作;能够使用Excel制作和美化表格;能够运用公式和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正确使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处理;能够进行幻灯片添加和删除、幻灯片版式设置、幻灯片切换、自定义动画及超链接等操作;能够使用PowerPoint制作精美演示文稿。 课程的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微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其功能;了解键盘布局,掌握各键功能和用法;了解操作系统功能,掌握文件和文件夹命名规则、文件和文件夹各属性含义;理解五笔输入原理,背诵五笔字根口诀,掌握汉字和词组录入规则;了解通知、请示、红头文件等常用排版物的格式规范;掌握Word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排版方法;掌握Word表格常用制作格式;理解Excel工作簿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单元格引用方法;掌握SUM、AVERAGE、IF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格式;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常用版式;了解PowerPoint幻灯片母版概念;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放映方法等。 课程的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存储、管理电子文档的习惯和意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在文档、幻灯片设计中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认真面对简单枯燥的工作,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 2.3课程内容建设 课程内容的建设依据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就业于各行各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同时结合学生大多在银行工作的实际情况,以银行办公应用的实际工作中所需职业素养、知识和能力来整体规划课程项目,使得课程既满足学生广泛就业需求,又突出金融学院特色。 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深化职业素养;课程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设计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完成迁移内化。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岗位分析,提取出课程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制定课程目标,然后结合课程在工作中典型应用,由浅入深设计课程项目及项目任务。技能实训从单一技能逐步过渡到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在设计时在考虑典型性、可操作性、价值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还注重针对学生多数就业于银行的特点,突出了银行工作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此外项目的设计也考虑了适用于高职层次学生工作中职业技能的要求,注重学生可持续性能力培养。 |